发布时间:
2024-12-31 15:21
信息来源: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
分享到:
2024年以来,通辽市科学技术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全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部署,解放思想、勇闯新路,跳起摸高、争创一流,切实加快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积极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截止12月31日,我市年度登记技术合同105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02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是国家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和保障技术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技术合同登记认定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技术合同成交额是反映地区科技创新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自治区考核盟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通辽市把“出成果,促转化”作为科技工作重头戏来抓,大力推动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
解放思想“转作风”。技术合同交易额指标一直是我市的短板,自治区排名长期靠后。市科技局以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转变作风的首要任务,大胆走“后发赶超”之路。通过充分总结我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20年1800万元飙升至2021年1.12亿元的工作经验,从“因地制宜、精准谋划”着眼,将中蒙医药、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区域优势领域的重点企业作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的重点,实施集中攻坚,挖掘合同存量,强化非现场监管和指导,提高技术合同登记质量,确保合同应登尽登,为我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跨越式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问题“送政策”。技术合同交易,买卖双方可以享受技术交易后补助政策,卖方可以享受所得税加计扣除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更为充足的资金投入研发或生产。市科技局按照“服务企业,突出聚焦问题,精准施策”要求,针对我市企业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政策重视程度不够、内容把握不准,导致无法享受政策的实际问题,先后三次举办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培训,邀请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专家现场授课指导,详细解读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政策,帮助企业明确可以享受政策的交易类别。同时,加大技术合同登记奖补政策的宣传,有效调动企业技术合同登记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技术转移转化活力。极大提升了全市技术合同登记业务水平,促进了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大幅提升。
搭建平台“优服务”。借助“蒙科聚”科创“一张网”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2024年通过“蒙科聚”平台促成中药材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及新型套种模式技术转让,交易金额400万元,通过“蒙科聚”创新创业服务窗口受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90项,技术交易额1.53亿元;大力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将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作为助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有力抓手,积极引导市域内各类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向专业化、体系化、市场化发展,不断提升科技服务和运营水平,2024年新获批自治区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4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2家,依托自治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促成技术合同13项,技术交易额5839.62万元,为全市技术交易额实现稳步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下一步,通辽市科学技术局将继续深入落实科技“突围”工程,抓实抓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面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全面掌握技术需求和研发情况,深入挖掘企业符合登记条件的技术合同,促进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量质齐升,为通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来源: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
图文制作:孟胡格吉力图
初审初校:于欣尧
二审二校:杨东来
三审三校:仇玉敏